close

 

近來季節交替,氣溫忽冷忽熱,幼兒感染輪狀病毒腹瀉住院案例攀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小兒科吳宗儒醫師觀察診間幼童感染輪狀病毒就診人數持續增加,沙門氏菌需要上千上萬隻才足夠達到感染,但輪狀病毒僅需十隻病毒就會致病,所以幾乎每個幼童都有感染的機會。

吳宗儒說明5歲以下幼童為感染的高危險群,主要感染途徑為糞口、口沫傳染,潛伏期約為2-3天,初期會有嘔吐、腹痛、發燒等症狀,接下來會開始出現頻繁的腹瀉,也可能伴隨咳嗽、流鼻水等,甚至出現痙攣、抽筋的情況,年齡越小相對症狀會越嚴重。

 

吳宗儒說明感染輪狀病毒可能讓幼童出現一天高達一、二十次的水瀉與嘔吐,嚴重可能導致脫水住院、有的病童會抽蓄、休克;也由於不斷腹瀉,易造成腸道黏膜受損,若清理排泄物的方式不當,會增加糞便細菌跑進幼童泌尿道,造成感染或腎臟發炎的情形。

吳宗儒表示,目前沒有有效對抗輪狀病毒藥物,以治療症狀為主,並補充水分與電解質預防脫水;預防家中幼童感染輪狀病毒,除保持居家環境清潔外,目前醫療上有效防禦方法就是接種口服輪狀病毒疫苗,能有效降低幼童感染而造成腹瀉住院的風險,並要提醒家長注意,出生滿6周的新生兒寶寶就可以開始接種。

吳宗儒說,目前市面有口服二劑及三劑疫苗,其中二劑輪狀病毒疫苗可廣泛保護共7型病毒,保護力較廣,建議新生兒6週前使用第一劑,並在滿6-8個月前接種完畢,能預防9成以上的嚴重輪狀病毒腸胃炎,並降低住院率達9成以上,分2次接種,能降低父母請假攜帶幼童就醫次數,便利性高,且整體價格較經濟,目前普遍家長接受度較高。

吳宗儒也提醒,幼兒抵抗力不及成人,家中若有幼兒,成人回家後最好能更換乾淨衣服、清潔手部,嬰幼兒可能接觸到的物品如玩具、門把等,也要定期清潔、消毒,以降低感染輪狀病毒風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ena 的頭像
    Arena

    arena點滴札記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