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高中資優生,被遊客發現自縊在風景區的樹上,消息傳來,家人根本無法接受。這孩子的父母雖然分居,但他一向很獨立,也習慣一個人外出。

高中生正是要加強課業的時期,他為何經常外出?他是開開心心安排了旅遊計畫,還是隨興所至、四處閒晃?所謂的單獨出遊是否代表著心靈的流浪?他有心事嗎?

 

任何一個生命都是可貴的,任何一個傷痛都是可以彌補的。不管在知名或不知名的家庭中,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心肝寶貝。每次看到輕生的新聞,總是會想為什麼這麼衝動,留給家人遺憾,帶給社會震撼。

★太近,反而看不清楚
有時,家人相處,對有些蛛絲馬跡反而視若無睹。例如,原本只抽兩、三根菸的老公,突然變成一天一包、兩包的抽。做太太的可能只想到抽菸的壞處,卻疏忽當中潛在的原因—也許老公有沒說出口的壓力。

又如,一向文靜乖巧的女兒,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很容易生氣,一下和弟弟搶遙控器,一下又把姐姐的課本撕破。這時忙碌、疲憊的爸媽只看到吵鬧的場面而感到不高興,卻疏忽女兒這些行為背後的因素—是不是考試成績退步?在學校被欺負而鬱悶?還是因為進入青春期而有些莫名的情緒?

越接近的家人,反而看不出對方行為的真正涵義,這可能有兩個因素:
一、 習以為常:認為「他就是這樣的人」,以至於失去警覺性。
二、 資訊不足:隨著社會環境變遷,以及年齡增長的身心變化,人難免有新的壓力出現,或新的病症產生,如果家人還停留在傳統的要求和保守的心態,可能無法在第一時間察覺家人的困擾。

★家人有心事嗎?
通常在早上起床到晚上上床,甚至包括入睡以後,家人的行為都可以透露出一些心事訊息。例如:

◎賴床的時間已經足夠了,還是不肯起床。
◎飲食沒有胃口,或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
◎詢問事情的時候沒有立刻把臉轉向你,卻低頭默不作聲;或音調低沉,隨便「嗯」兩聲。
◎進家門,是一張失去笑容的臉。

◎看電視時沉默不語,用遙控器把電視轉來轉去,顯得煩躁不安。
◎你想趨前關心幾句,他卻有意避開。
◎他留在房間的時間已經超過往常的習慣時間。
◎你看到他亂摔東西,或把房門重重關上。
◎睡夢中,他經常輾轉反側、囈語不斷。
◎他最近身體不適,卻一直說:「沒事,沒事!」

出現類似這些行為訊息,不論配偶、父母、子女,或是兄弟姊妹,都必須冷靜觀察,千萬不要因為一時被激怒而加以責備,或自認被冷落而感傷。有的人在沒有足夠安全感時,會反其道而行,身為家人的你,要懂得辨識,並及時伸出援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