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門診常會遇到學校體檢報告異常的學童前來就診,尤其以血尿及蛋白尿的問題最為常見。體檢報告出現「紅字」,家長難免會擔心。根據大規模的調查,兒童血尿的盛行率約為3%至6%,蛋白尿的比率約為10%。因此,兒童血尿及蛋白尿的情形其實並不少見。
★兒童無症狀的血尿大多為良性
血尿的定義是指在顯微鏡檢查下,有超過五個紅血球以上(>5RBC/HPF)。兒童血尿以無症狀的顯微鏡下血尿最常見,需透過尿液鏡檢才會發現,且大部分的孩子皆為良性。
相對而言,肉眼可見的血尿,則暗示著更嚴重的疾病。值得一提的是,某些情況下也會造成有如血尿顏色,如横紋肌溶解症、食物(如紅龍果)、藥物或嬰兒結晶尿。
詳細病史和理學檢查是就診時的第一要務,包括孩子的生長發育、有無受傷撞擊(千萬不能輕忽兒虐的可能)、有無解尿疼病或排尿困難、長期使用藥物、家族有沒有腎臟或泌尿道的疾病史等。
短時間的血尿,家長不需要太過擔心,惟有血尿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的孩子才需要更進一步的檢查,檢查的項目包括血壓、腎臟超音波、腎功能、自體免疫血清及是否同時存在尿蛋白或泌尿道感染等。
另外,高尿鈣症也是兒童血尿常見原因之一,需要檢驗尿中的鈣及肌酐酸的比值,這些病人常常家族也會有結石或血尿的病史。
真正要特別留意的是腎絲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可能出現血尿同時併有蛋白尿、腎功能受損、水腫、高血壓及關節病變等症狀。一旦腎功能嚴重受損,可能會危及生命,因此這些病人務必轉介至小兒腎臟專科醫師作更進一步的治療。
★蛋白尿要當心腎病症候群
正常的尿液不應存在蛋白質,當尿液中出現蛋白物質即為蛋白尿。根據常用半定量法的尿液試紙來作嚴重度區分:1價至2價為輕度,3價及4價為重度蛋白尿。許多檢出輕度蛋白尿的孩子在隔一段時間再測時,蛋白尿會轉為陰性,此為暫時性的蛋白尿,可能是發燒、運動後、脫水或情緒壓力造成。
當病人間隔一至二週,連續測得三次以上的蛋白尿,即為持續性的蛋白尿。除了某些病人是當身體直立時的姿勢性蛋白尿的良性疾病外,其他持續性的蛋白尿都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前文所提及的腎絲球腎炎(血尿合併蛋白尿)及腎病症候群(嚴重蛋白尿)。
所謂的腎病症候群,是指身體中的蛋白質持續從尿液中流失,造成低白蛋白血症、水腫及高脂血症,進而造成身體的傷害。蛋白質是人體內最重要的物質,體內若缺乏免疫球蛋白,各種嚴重感染就有可能入侵身體;同時蛋白尿若沒有良好的控制,也會導致腎功能的惡化。
★治療及追蹤
造成兒童血尿及蛋白尿的原因很多,大部分的孩子都屬於良性。只要配合追蹤,及早發現潛在的腎臟疾病,積極治療,切勿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才是維護孩子健康的正確方法。
文/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 張龍
(本文出自Top945名人談教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