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如果把重點放在該則怪誰,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如何改善孩子的行為」,這是會讓理智斷線的元兇。如果你家小朋友阿雄抓著家裡的貓咪毛毛的尾巴,正開心的準備把尾巴拉高、甩來甩去時,你很難不這樣反應:「這位先生,你在幹嘛?你怎麼這麼壞!這樣欺負毛毛?」但是當大人指責批評孩子時,孩子自然而然會頂嘴,藉口、謊言不自覺脫口而出,阿雄很可能會說:「毛毛喜歡,牠叫我這樣做的!」,也許孩子心裡會產生「我哪裡壞?這樣罵我,我要離家出走,我要讓媽媽後悔!」的想法。任何帶有指責意味的話語,都會讓孩子不願意思索並改變自己的行為。

要避免說出責備的語句,可以用「我」代替「你」,這種說話方式是把焦點鎖定在「孩子錯誤行為所影響的對象」,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孩子犯的錯」及「該承擔的罪名」。爸媽想表達自己的憤怒和挫折完全合理,畢竟溝通的功能之一就是讓別人知道自己煩心的事情。像剛剛令人崩潰的阿雄與毛毛事件,爸媽也許可以說:「你剛才這樣捉毛毛,我很擔心會讓毛毛受傷。」而不是憤慨的說:「你看看你對毛毛做了什麼惡劣的事情,你這個樣子我怎麼有辦法留你一個人獨處。」
再看看其他一些例子:

★「看到有人對我煮的菜擺臉色,讓我覺得很難過。」在這句子中用「人」代替「你」這個字,可以減少隱含在句子裡的對立意味,同時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

★「你沒有經過我的允許就在教室中走來走去,這樣我沒辦法上課,很難集中精神,讓我覺得我講的課很沒價值。」

★「沒有人感謝我提供的幫助,讓我覺得很難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ena 的頭像
    Arena

    arena點滴札記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