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過去對博物館的刻板印象,是一個收藏經典與歷史文物的展覽場所,是一個嚴肅、艱深的學術殿堂。然而隨著多元化社會的發展,博物館已經從中央集中型走向地方化,從單向的展示走向互動、多元的表現方式,現在博物館變得活潑而有趣。

★最早的博物館
世界上最早的博物館是位於希臘的亞歷山大博物館,它建於西元前283年,除了收藏珍貴的古物和藝術品外,還設有圖書館、實驗室、演講廳和動植物園,許多學者教授都在這裡進行研究和教學,例如著名的學者阿基米德和歐幾里德都曾經在這裡做研究。

 

★繽紛多元的博物館類型
1960年國際博物館會議針對「博物館」定義:「一個為公眾利益而設置的永久型機構。此機構用各種方法達成保存、研究、發揚之目的,特別是為了公眾的娛樂與教育,而公開展覽所蒐集有關美術、歷史、科學或工藝方面的收藏品。」

一般而言,博物館的類型可分為:
  1.單一類型收藏的博物館(例如:美術館、歷史博物館、自然史博物館);
  2.收藏涵蓋兩種以上的「綜合類博物館」(例如:臺南奇美博物館);
  3.戶外型博物館(例如:臺北的朱銘美術館);
  4.主題式博物館,其中可再細分為:
   ●針對特定觀眾對象的博物館(例如:兒童博物館);
   ●展示以特殊主題或興趣為中心的博物館(例如:主題博物館);
   ●表現個人主義的博物館(例如:臺北袖珍博物館)等。

★國際博物館日
許多人都認為博物館是個沉悶的地方,而不願意親近,國際博物館協會為了改變人們的想法,在1977年將每年的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希望人人都能重新認識博物館這個好朋友!

在5月18日這一天,許多博物館都張開手臂歡迎大家,不用付錢買門票,就能任意暢遊,即使你是一個不愛逛博物館的人,也可以藉由這難得的機會到博物館一遊喔!

★和孩子到博物館去逛逛
「逛博物館」聽起來,似乎顯得輕鬆且休閒,然而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博物館除了呈現豐富而有趣的收藏品外,更增加了許多的互動方式,例如:DIY教學、科學實驗等,甚至更結合了餐飲、紀念品店等周邊休憩設施,使「博物館」的功能兼具知性、娛樂及親子互動的多元性。

參觀「博物館」除了可以欣賞館內各式各樣的收藏品外,更可藉著深入了解展覽品的歷史過程、學術原理,或再藉由館中安排的互動式教學活動,讓孩子從知識概念到動手實驗,體驗到學習的中心內涵。

藉由接觸各行各業的「博物館」,除了可擴展孩子的學習視野,提升其學習興趣,進而懂得珍惜土地,重視人類文化資產,增進親子互動學習的樂趣。

★培養參與活動的觀念與禮儀
雖然「逛博物館」已演變成輕鬆、休閒的參觀型態,然而對於「參觀活動」的禮儀觀念,仍是一種重要的學習課題,藉由您的引導與實際參與,讓孩子在自然而然中培養參與各類活動正確的觀念與禮儀,將有助於孩子未來對於公共活動的學習與態度。

文/Top945編輯部
(本文出自Top945名人談教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