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舌頭上佈滿了味蕾,上面有感受各種滋味的味覺細胞。其中,感受甜味的位於舌尖,感受鹹味的位於舌前端兩側,這兩種味蕾有一部分是重疊的;感受酸味的味覺細胞位於舌中部的兩側,剛好與感受鹹味的區域毗鄰。這就意味著,吃點酸,能增加味蕾對鹹味的敏感,而如果鹹甜一起吃,舌前部的味蕾在感受鹹味的同時,還要分出一部分力量去感受甜,因此減弱了對鹹味的敏感,結果往往是吃了不少鹽,卻仍覺得有點淡。

瞭解到味蕾感受鹹、甜和酸味的微妙關係後,我們便可利用這一特點來控制飲食中鹽的攝入,同時還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健康作用。比如,在日常烹調中不妨多放一些酸味調料,在炒豆芽、炒藕片的時候放點醋,不僅能增加鹹味,還能很大程度地保護其中的維生素C不被破壞;炒土豆片、做疙瘩湯時加點番茄醬,在增加香味的同時,還能增加番茄紅素的攝入;在烹調魚蝦等海鮮製品時加些檸檬汁,還可以起到去腥的目的。

同時,在做一些甜味菜肴時,不但要少放糖,還要控制鹽的加入量,必要時可以加點醋來增強鹹味,如糖醋裡脊、糖醋排骨等。此外,進餐時可以多一些酸味食品,如酸味水果、橙汁、檸檬汁等,並且少喝甜飲料、少吃甜點心,讓味覺一點點對鹹味敏感起來,幫助控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