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字的關鍵
孩子準備好寫字的關鍵,有三個:掌內分節、交叉概念、觸覺區辨,就讓我們仔細的一一了解吧!

 

一、掌內分節
「掌內分節」就是五隻手指頭,前三指負責「動態」,末兩指負責「靜態」。當孩子拿筆時,由於無名指與小指彎曲,並且靠在桌面上,所提供的穩定度,讓前三隻手指可以穩定的控制「筆」。就像是吊車要吊起物品前,一定要先展開固定錨一樣。因此,建議仔細觀察孩子在畫圖時,末兩指是不是可以維持彎曲而不會動來動去的。

二、交叉概念
「交叉概念」屬於「視知覺」的能力,也就是能不能分辨「十字」、「叉叉」之間的差別,並且可以正確畫出來的能力。當孩子對於「橫線」與「斜線」已經可以清楚的分辨,並且了解「穿過」的概念,孩子就已準備好「寫字」的基本要求。相對而言,如果孩子在「交叉」時,會分段來畫,而沒有交叉,這時要求孩子練習寫字,往往就會讓孩子因為挫折而不抗拒。這時,使用穿線板來讓孩子練習,常常比你要求孩子練習寫字,還要來得有實際的效果。

三、觸覺區辨
「觸覺區辨」自己不同手指頭的感受,透過觸覺感覺的回饋,讓孩子不會過度用力的握筆,而導致容易痠痛的情況出現。正如同我們在寫字時,你的眼睛會一直緊盯著自己的筆尖嗎?我想不會的,而是透過觸覺回饋,讓眼睛可以看書來書寫。也因此,讓孩子透過「神祕袋」的小遊戲,看看孩子可不可以在看不到的情況下,「摸」出不同形狀來呢?

★光光老師小叮嚀
「拿筆不等於寫字」,孩子很小就想要拿「筆」,模仿爸媽的舉動,想像自己的一個大人。在這些過程中,孩子透過塗鴉、畫圖、運筆、識字的依序發展,最後才是「寫字」。
兒童發展的過程就像是在堆疊積木一樣,基礎越是穩固,才能疊得越高。讓孩子有更多嘗試與練習的機會,給予鼓勵而不是壓力,往往可以讓孩子更願意拿筆「寫」字。

文/臺安醫院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暨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心 廖笙光 技術長  
(本文出自康軒學習雜誌名人談教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