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教育,讓曾經會調皮搗蛋的孩子成為「乖孩子」、「聽話的孩子」,習慣了聽父母的話,並帶著麻木、壓抑,迷茫的走向社會。
聽話的孩子一般都讓爸媽很放心,因為他們會按照爸媽的觀點做事,不和爸媽爭論,當然,也不會提一些莫名其妙、讓人頭痛的問題。這時,聽話的孩子,換來爸媽的鼓勵,甚至以為這就是較預成功!真的嗎?那為何我們看到社會精英很少是聽話的孩子?
其實,年幼的孩子最初並不懂得「聽話」,他們2-3歲就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向父母提出挑戰了。而這種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正是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某些心理學家認為,孩子不反抗,就不是正常的孩子了。
但是,當孩子冒險時,或者淘氣的和大人辯駁時,父母就會教他說:「乖,好孩子要聽話。」慢慢的,在大人的管束下,孩子就乖巧聽話了,孩子就完全按照大人的意志行事。但是,這樣教出來的孩子,遇到事情大多沒有主見,獨立性差,膽小怕事。沒有父母的「指點」,他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情。
★分清孩子是「聽話」,還是「壓抑」
孩子能聽進父母的建議當然是好事,但過於聽話的孩子可能不僅僅是「聽取建議」,同時也可能在壓抑自己。如果孩子的「聽話」是建築在孩子有話不能講、有想法不能付諸行動,特別在乎大人的臉色上,那就是一種「壓抑」了。
★糾正孩子「聽話就給表揚」的觀點
如果你總是因為孩子聽話,不給你找麻煩才給予孩子獎勵,那麼要好好改變一下。其實,當孩子提出一些異議的時候,是你最應該鼓勵的,因為他們開始有自己的思維,而不是一個「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
當然,對於別人給予孩子的獎勵,也要認真分析,看看孩子是因為乾淨整潔、不打不鬧而受到獎勵,還是因為思維活躍、敢說敢作而受到獎勵。當孩子總是因為前者而獲得獎勵,爸媽就要思考改變教育方式了。
★給孩子寬鬆的家庭氛圍
不要總是做強勢的父母,要知道,這只會壓抑孩子說話的權力。動不動就以冷漠、暴怒來懲罰孩子的「調皮」,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照別人想法行動的「小木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