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有些媽媽帶著孩子來找我評估,也會問我對上學這件事的看法,我會回答:「最重要的是看孩子準備好了沒?以及某些能力有沒有一些良好的發展!」,所以年齡對我來說,不見得是最重要的判斷標準。那該如何觀察孩子有沒有準備好?上幼稚園要先有哪些能力?我覺得下面的幾個方向,是爸爸媽媽需要先知道的。

★先培養自理能力—團體生活的基礎
我們經常希望爸媽在孩子0~5歲時,逐漸的訓練孩子「飲食的獨立」、「如廁的獨立」、「盥洗的獨立」等日常生活的自理,原因就是幼兒園的團體生活一定會用到這些,而到幼稚園學習的孩子,雖然會有從眾行為,會跟著大家一起行動,但自理能力就強的孩子,自信心及成就感相對就會比較高,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去處理新的學習,絕對是老師喜愛的孩子,所以進幼兒園時,不該讓孩子從零學起。

 

★先培養人際社交的互動
進到幼兒園,需要大量的與老師及其他不同氣質的孩子互動,沒上學前如果可以跟著爸媽或其他的主要照顧者,多從事一些社交活動的孩子,如「跟著媽媽逛街買菜」、「參加親友聚會」、「參加社區遊戲團體」、「經常有親子活動」,自然而然就會學習如何與周遭的人群互動、應對進退,將來上學的適應力相對也會比較好。

★先培養良好的專注力
上學前,如果孩子可以培養出安靜持續的玩一些遊戲的專注力,如黏土、拼圖、積木、角色扮演、聽故事等,根據觀察,這群孩子到幼兒園裡就讀的配合度就會相對的比較好。很多孩子玩玩具沒定性也沒耐心,我認為如果是0~2歲的孩子,受到天生氣質的影響會比較大,有些孩子就是比較活潑不肯乖乖坐好玩個遊戲,倒也無所謂,但隨著年齡的增加,2、3歲以後,靜態遊戲的專注力可要陸續發展起來,否則到了大團體可能專注力更分散,很容易變成團體中的游離者,孩子會變成要老師大量的下指令才能回來的人物。

★先培養動態遊戲的能力
也經常有一些爸媽帶著安靜的小女生來找我,說孩子在團體中總是安安靜靜的觀察,想玩又不知道怎麼進入團體。在我評估過後,我經常發現這類孩子,玩動態遊戲的能力不太夠,如玩球反應、平衡感、折返跑、肌耐力、姿勢協調、感覺統合等,所以當幼稚園裡的孩子跑來跑去時,這群孩子通常跟不上或技巧不夠,不是選擇不玩動態類的遊戲,就是站在旁邊看,也是學齡前孩子常發生的狀況。因此,入學前,孩子跑跑跳跳,玩玩球的技巧,也是很重要的觀察指標。

★先培養主動語言表達力
2歲以後,孩子會經歷語言文法的爆炸期,表達與理解能力會快速的提升,在家裡與在學校團體最大的不同,在於學校需要「主動式的社交語言」!而不是被動的仿說及表達。孩子有什麼需求,或想要玩什麼遊戲,遇到什麼困難,甚至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執,都要有主動表達的能力。

所以,在教養上我們不得不提醒現在家庭,當孩子有需求時,千萬不要一個表情或一個動作,父母就立馬給回饋,問問孩子為什麼,多訓練孩子利用語言表達情緒、感覺、想法等,一定會讓他的幼兒園生活更順利。

這五種基礎能力,是爸媽們送上學的觀察也是預先的做法,至於應該給孩子怎樣的心理建設呢?該不該沒上學前就跟孩子說明上學的一切?又怎麼溝通你要離開媽咪去過團體生活?又是另一門課題,我們下次好好來探討囉!

文/天才領袖感覺統合兒童發展中心執行長 王宏哲
(本文出自Top945名人談教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rena 的頭像
    Arena

    arena點滴札記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