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想靠節食減重的人,往往屢戰屢敗,看著體重上上下下,怨嘆為什麼奇蹟沒有發生?

檢視這些節食偏方,常缺少實用的購買、烹調和外食策略,也沒有處理人對食物的情緒和慾望,只把食物劃分成能吃和不能吃。如果能吃的食物都非你所愛,體重還沒減輕,你已經踏入情緒的地獄了。

當飲食生活變得乏味無趣,吃變成一種懲罰,很快你就會身心俱疲舉白旗,結果不但胖回來,甚至比原來更胖!

據統計,不管是自己嘗試或由專家指導,單靠嚴苛的節食計劃,想減重,只有5%的人能成功。失敗的原因包括:

● 基礎代謝率下降
所謂基礎代謝,是指維持生命及器官運作的最低熱量。每天攝取的熱量,大約15~30%消耗在身體活動上,65~70%則提供基礎代謝。因此,基礎代謝率愈高的人,消耗的熱量愈多,也愈不容易發胖。

即使減重期間,攝取總熱量不應低於1200卡。當身體因飢餓感受到熱量短缺,便會調低基礎代謝率,以更有效率地儲存脂肪。停止節食後,基礎代謝率並不會恢復,食量雖比以前少,復胖機率卻大增。

● 用肌肉換脂肪
節食所瘦下的體重包括脂肪和肌肉,復胖時卻只生成脂肪,肌肉組織不足,體型只會鬆垮垮,造成基礎代謝率更差的惡性循環。

● 沒有提供維持體重的正確知識
大部份節食法會宣稱幾天能瘦幾公斤,卻沒說恢復一般飲食後,如何不胖回來。事實上,持續規律地改變生活習慣,比激烈短暫的飢餓折磨更有效。

也許你還是可能偷懶、放縱、半途而廢,但千萬別自暴自棄推託,如夏天到了再減、胖到80公斤再減等,而要儘速迷途知返,繼續你的新生活計劃,態度愈正向,成功機率愈高。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