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教養方法最終目的,就是教導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 ,讓孩子可以成為一個自律的人。如果爸媽和孩子之間的相當親密,下列的方法可以用來鼓勵孩子發揮自我控制能力;但如果和孩子之間時常呈現對立、敵視、怨恨、叛逆,使用起來可能會適得其反。
★不動聲色
不動聲色並非消極的逃避為人父母應盡的責任,也不是因為父母無從著手管教,而乾脆不理不睬。事實上,這是有計畫、有用意的策略,幫助孩子以自己的力量,約束自己的行為和面對自己的問題。孩子小動作頻頻,惹人心煩,也許他就是要引起你的關切,這時使用「不動聲色」,正是恰當不過。例如:某天,突然聽到三歲的孩子在罵髒話,如果你非常緊張的問他為什麼這樣說話、試圖矯正,反而會讓孩子對這種辭彙更加有興趣,這時,最好的做法就是不動聲色。例如:兩姐弟吵架,不用馬上出面擺平紛爭,可以聽聽他們互相叫罵一陣子,過一會兒氣消了,兩個人又和好了,玩在一起。
不動聲色可以用來處理一些情節輕微的毛病,例如:鬼吼鬼叫、喋喋不休、罵人、夜哭、兄弟姊妹間口角、說粗話、無理取鬧,這些行為通常只是要引起別人注意。
但有些具危險性的行為、或嚴重過錯會產生不良後果的,就不可以用不動聲色來處理,如果孩子不斷對父母試探底限、做些父母繼續不動聲色會姑息養奸的行為時,例如:沒告知父母晚歸、在外面玩、不肯回家、毆打父母、擅自無照駕駛(騎車)、偷竊等行為,都是不容寬貸。情緒失控型的無理取鬧,做出危險動作,例如:摔玻璃杯、拿刀子,都要馬上處理,不能採取不動聲色。
父母對於孩子引發的狀況袖手旁觀,表示他們信任孩子的自律能力,讓他們可以面對問題,自行找到解決的辦法,也對於孩子不當的行為有抑制作用,當孩子不能如願成為被注意的焦點,不能從大人處得到安撫或臭罵一頓,幾次下來自然就會對那些不當行為興趣缺缺。
★警告訊號
讓孩子有所警惕,自行收斂的警告訊號,屬於比較積極的做法。暗示孩子,表示爸媽明白他的居心,希望他好自為之。例如:電影或演奏會進行一半,孩子在旁邊製造出奇怪的聲音,像搓塑膠袋、糖果紙,這時爸媽多半就會採用這種方式,用手戳戳正在製造聲響的孩子。
- Nov 05 Tue 2013 10:31
培養孩子自我克制(1)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