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反照現象」指的是一個人可能因環境、禮數的不允許,或是個性使然,因而壓制了情緒的自然流露,結果真實的情緒在身體的某個角落做出了反應。除了生病、笑聲、害喜狀態外,其他如:急促沉重的呼吸、輾轉反轍的睡姿、脈搏加快的心跳、不停抽搐的嘴角、冒出全身的冷汗、害怕衝突的插嘴、鮮艷奪目的裝扮、咀嚼不停的吃、駝背、逃避注目的眼神等,都是情緒反照的現象。

包括背痛、講話結巴、害羞臉紅、腳步紊亂都是情緒反照的現象之一。也就是透過身體表達了微妙的情緒語言,這些都是「身心分離」的呈現,如果沒有及早察覺,透過心智成長、或醫療復健、或關係整合,都很有可能成為長期困擾自己的情緒障礙。

 

「身心合一」是「身心分離」的剋星,如何才能「身心合一」呢?就是正視個人能在身體各個角落隱藏的情緒秘密。從此刻開始,提供自己一個自我審視的空間,看看自己在起心動念之間,身體有什麼微妙的變化和反應。先不論好不好、喜不喜歡,就是接受和觀照,從中找出另一段成長的起始點。

父母也要讓子女適時表達身體的情緒感覺,當父母更有耐心的跟著孩子的身體感覺走,我們將了解孩子的感冒不見得只是單純的體弱被感染,很可能是身體「討愛」的情緒出現;當孩子食慾不佳、情緒抑鬱的情形,不見的是課業壓力大,很有可能是父母關係冷淡所致。

所以當孩子說:「我吃不下!」、「我頭好痛!」甚至落漠失神時,我們需要多聆聽他們身體的聲音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