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說:「我有個4歲的女兒,在家很活潑,但是到外面總是縮在我身後,不敢和別人講話;和別的小朋友一起,也總是被『忽略』,自己一個人悶悶不樂的玩。」另外一位媽媽說:「我兒子10歲了,每天放學總是要先和同學玩夠了才回家,有天我告訴他放學後要先回家,不要總是在外面玩到那麼晚。他聽到後就大發雷霆,把自己的房門使勁關上,自己生悶氣,連晚飯也不吃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學會了耍脾氣,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變得害羞、內向、沒自信,有時還很自私、愛打人。這些問題發生,的確會讓一些粗心的家長大吃一驚。其實,如果稍加注意,會發現孩子這些心理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即使新生兒寶寶,也會有自己的情緒,而當寶寶一週歲後就有自我意識,開始性格塑造,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滿意或不滿意。在往後的成長過程中,孩子也逐漸形成自己的性格和情緒。

 

當然孩子不可能一生都處於心理形成階段,在某段時間,孩子會快速的完成心理的發育。心理學家研究發現,3歲到12歲是孩子性格和智商形成與發展最關鍵的時期,在這階段,孩子的心理得到很大的發展,智商和性格也漸漸穩定下來。如果在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可以好好抓住孩子的「心理訊號」,促進孩子的心理發展,那麼,孩子就會養成好性格、高智商,而這些可以讓他的一生受益無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re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